判罰假說


什麼才算有效的刑責追究方法?年限式量刑是否還對犯罪者有實質牽涉效應?


2020 年首爾地方法院一審宣判,25 歲的主嫌趙主斌,以違反《 兒童青少年保護法 》、組織犯罪等罪名,處 40 年有期徒刑、電子腳鐐 30 年、追徵一億韓元( 約新台幣 257 萬元 ),其他共犯,包括 24 歲的 N 號房創始者文亨旭,被求處無期徒刑;管理聊天室的 18 歲男性姜勳、19 歲男性李元昊,被求處 30 年有期徒刑、15 年電子腳鐐。另外包含持有影像者在內,共計已有 67 人被捕,調查與判決仍在進行中。韓國 N 號房事件也讓數位性犯罪的流通網( Telegram、暗網、色情網站、網路硬碟 )和這些工具上的數位圍觀者的判罰議題浮上檯面。2020 年 5 月,韓國國會通過《 N 號房防治法 》將最低合法性交年齡,從 13 歲提高到 16 歲,另外持有、購買、儲存、觀看非法色情影像,未來也將面臨 3 年以下徒刑、或是3,000萬韓元( 約台幣 73 萬 )以下的刑罰。根據《 BBC 》報導,起初,韓國 NGO「 網路性暴力支持中心 」( Cyber Sexual Violence Response Centre )會協助尋 找、檢舉、刪除這些性侵害影片,但是成員很快就發現,這些都不是最有效的做法。

那能提供我們構建新的「 度量方法 」的是什麼依據?--將不可測量的變量變得可測量。電腦科學家開發的處理非結構化數據( 如文本、圖像、音頻和影片 )技術的發展,使諸如書籍、廣播、和電視節目等轉換成數據成為可能。在 21 世紀,人們的行為, 從流動到訊息消費、再到各種各樣的人際交往,越來越多地被記錄並且有可能被計算處理。許多科學家認為數位資料有改變社會科學的潛力,我們能否通過評估一些大規模儀器的潛力--即通過科學測量及其原理的視角,創造結構化表示和量化人類行為的技術, 進而探討未來刑罰與量刑?如同澳洲總理 Scott John Morrison 日前明言,政府不容許社交媒體成為讓用户匿名破壞他人名聲的 屏障、並稱政府需要確保「 現實世界中存在的規矩,在電子、網絡世界中也必須存在 」。

在--作品《 數位孿生技術下的未來判罰形式 》中,藝術家將通過:一套架空於近未來世界的判罰程序、和一個與機器共治的介面、藝術行為與藝術行動參與,來達成相關議題探討。《 Punishment 2030 》所依託的技術觀點是從「 數位孿生 」( Digital twin )系統的概念來建構的。「 數位孿生 」多數被用在工業流程上:算是一種忠實還原物理場景設置的( 1:1 )模型,通過整合物理回饋資料,並輔以人工智慧、機器學習和軟體分析,在資訊化平台內建立一個數位化類比系統,這個系統並且和現實世界有所關聯。在這個計畫中:藝術家會建構一套架空判罰形式,其中、每一座依託數位孿生( Digital Twin )技術的「 未來監獄 」會存在 10 種左右的 Ai「 度量方法 」--把一些不可測量的變量變得可測量,比如處理那些在網路空間中「 ( 對被迫害者的 )集體圍觀 」的行為。這些 Ai「 度量方法 」,它可能是:審判者、監管人,等等的存在。在這幾座架空的未來監獄中、這套判罰程序會映照你在真實世界內通過社交媒介所曾存在的「 惡 」,來進行判罰。


架空監獄

針對數位性騷擾。

度量方法:用戶手勢偵測等、技術。

針對暴力圍觀者。

度量方法:用戶瀏覽歷史等、技術

針對傳播違法資訊。

度量方法用戶語義偵測等、技術。

數位鐐銬與監管日誌。

由 Ai 生成之文本 - 監管日誌 與判罰內 - 懲罰影片。

審判者與監管人。

電腦系統與真人判官。

其他判罰型態。

歡迎加入 Discord 伺服器討論與提供意見。

一個:架空於近未來世界的判罰程序,將非結構化數據轉換成數據成為可能。

判罰假說

在本冊微型數位判罰法典中,藝術家透過對自身的( 人類 )行為與生理數據之測量,從「 身體訊號網絡 」去產出「 技術敘事文本 」與「 判罰形式思考 」、也從「 法的時態與時 效」,來推導「 未來判罰空間 」的可能存在型態,並據此框架,建造一套判罰假說。研究過程中,藝術家從各類訊息與訊號的測量與採集,整理出目前的「 生理與生物力學 」的訊號分類,提出——以測謊為例,若:從後端檢測效果來探討這個已經被一連串社會定義與描述的「 說謊 」,其實只要檢測目前人類符合這些定義描述下的生理反應,不同種類的「 組合訊號 」都能達成對這類結果的驗證。所以藝術家認為,只有重新去詮釋訊號( 而不是依照現有的社會詮釋或生理儀器應用去進行 )、才能協助其重新詮釋或推動這些「 拘禁場所 」和「 判罰裝置 」與「 判罰條規 」或「 判罰形式 」的想像。

多人判罰

韓國 N 號房事件也讓數位性犯罪的流通網( Telegram、暗網、色情網站、網路硬碟 )和這些工具上的數位圍觀者的判罰議題浮上檯面。根據《 BBC 》報導 ,起初,韓國 NGO「 網路性暴力支持中心 」( Cyber Sexual Violence Response Centre )會協助尋找、檢舉、刪除這些性侵害影片,但是成員很快就發 現,這些都不是最有效的做法。今天面對的是網路空間中不同工具、數位物件與介面的連結,當人與社群介入其中執行一連串去中心化的「 設計 」,每一個連結與轉碼的「 轉導 」都夾帶著推斷式( 思辨式 )的測量,意即通過這些系列式去中心的測量讓不同質性的數據得以被整合演算並驅動網路空間中的事 件與意志。本冊微型數位判罰法典中之判罰機制,同時也提出針對多人共造事件的判罰形式。

罪惡模擬器

韓國 N 號房事件也讓數位性犯罪的流通網( Telegram、暗網、色情網站、網路硬碟 )和這些工具上的數位圍觀者的判罰議題浮上檯面。根據《 BBC 》報導 ,起初,韓國 NGO「 網路性暴力支持中心 」( Cyber Sexual Violence Response Centre )會協助尋找、檢舉、刪除這些性侵害影片,但是成員很快就發 現,這些都不是最有效的做法。今天面對的是網路空間中不同工具、數位物件與介面的連結,當人與社群介入其中執行一連串去中心化的「 設計 」,每一個連結與轉碼的「 轉導 」都夾帶著推斷式( 思辨式 )的測量,意即通過這些系列式去中心的測量讓不同質性的數據得以被整合演算並驅動網路空間中的事 件與意志。本冊微型數位判罰法典中之判罰機制,同時也提出針對多人共造事件的判罰形式。

鐐銬日常化

目前這套判罰機制中有三座「 未來監獄 」,每一座都採用不同的 Ai「 度量方法 」,把一些 不可測量的變量變得可以測量。比如處理那些在網路空間中「 集體圍觀被害者 」的行為, 即能透過分析被判罰者之瀏覽歷史等方式去度量,由電腦系統與真人判官擔任審判者和監 管人,再由AI生成監管日誌或數位鐐銬等懲罰。在這幾座架空的未來監獄中,這套判罰程 序會映照你在真實世界內,通過社交媒介所曾存在的「 惡 」,來進行判罰。受判罰者平時 與一般日常其他人無異,但其生命數據卻會在另一個雲端空間服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