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立美術館 - 施懿珊個展:數位孿生技術下的未來判罰形式

展覽介紹


《 數位孿生技術下的未來判罰形式 》中,藝術家將通過:一套架空於近未來世界的判罰程序、和一個與機器共治的介面、藝術行為與藝術行動參與,來達成相關議題探討。數位孿生多數被用在工業流程上算是一種:通過整合物理回饋資料,並輔以人工智慧、機器學習和軟體分析,在資訊化平台內建立一個數位化類比系統。在計畫中:藝術家會建構一套架空判罰形式,其中、每一座依託數位孿生( Digital Twin )技術的「 未來監獄 」會存在幾種不同的 Ai「 度量方法 」——把一些不可測量的變量變得可測量,比如處理那些在網路空間中「 ( 對被迫害者的 )集體圍觀 」的行為。這些 Ai「 度量方法 」,它可能是:審判者、監管人,等等的存在。在這幾座架空的未來監獄中、這套判罰程序會映照你在真實世界內通過社交媒介所曾存在的「 惡 」,來進行判罰。

計畫結構

創作方法與技術思考

探討被機器物件「 中介 」的各種人類行為和「 科技治理 」,已經成為藝術家施懿珊近年時刻關注的議題,起自 2018 年施懿珊即開始進行一場——以反身份社會定義、反技術商業壟斷、和對合法系統下「 非法的臉 」的技術資產化進行抵抗的「 穿牆實驗 」:這個計畫最早也是發生在C-LAB,稱為《 刷臉時代的反統治鏈 》。而另一個計畫是始於 2020 年,由一套透過對——網路文化、算法技術、斷詞系統等多項研究,切入、去探討被機器中介後人類的敘事困境,該計畫為《 精神與靈魂的治理之術 》,這個計畫前期的進展與呈現形式是:透過去計算「主題標籤」( Hashtag )之間的關係和象限距離、來生成數位地貌的計畫。接著就是 2022 年,同樣起自C-LAB的《 數位孿生技術下的未來判罰形式 》,施懿珊在 C-LAB 公眾參與的座談中,以「 數據追蹤與實體社會的數位孿生化程度 」作為講題,即是為了該計畫所做的提問——若我們要談論數位時代的未來判罰形式,那是否勢必要先弄懂、我們的社會到底正在經歷與遭遇什麼樣的「 數位孿生[1] 化 」呢?

英國金融時報[2] 曾於 2020 年二月份報導[3] :中國正在組建一個專門研發人體情緒的識別系統,以供警方和軍方使用,進一步強化中國現有的全國監測大數據。報導說,中國的這個人體情緒識別系統主要用來對犯罪活動進行預測。以某個人的運動軌跡為例,全國監測系統攝像裝置所採集的有關此人所到之處監測畫面,經處理後將輸出一個具有時空坐標的規律圖,然後配上此人活動過程中的影片,進而為自動分析此人情緒特徵提供預測依據。該新聞有意思的部分在於:報導中「對操作形式的描述」其實已經不再純粹是一種辨識技術的描述,它包含一連串的社會行為。而可怕的就是「 定義這個社會行為的方法 」居然是來自一連串政府視角的「 敘事 」,比如新聞中描述:從——辨識材料採集——時空座標的輸出——情緒影片的配對,這原本每個環節使用的是不同的技術方案,卻被通過同一個「 治理敘事 」串連起來。這也成了施懿珊後續用來「 建構與串接 」創作方法的參考模型之一。

[1] 數位對映( Digital twin ),或譯作數位孿生、數位分身、數位雙生,指在資訊化平台內類比物理實體、流程或者系統,類似實體系統在資訊化平台中的雙胞胎。藉助於數位對映,可以在資訊化平台上了解物理實體的狀態,甚至可以對物理實體裡面預定義的介面元件進行控制。

[2] 《 金融時報 》( 英語:Financial Times,簡稱 FT )是一份以英語發行,財經報導為主,總部位於英國倫敦,印有英國、歐洲、美國及亞洲版本的報紙。

[3] 報導細節請參閱-中央廣播電臺以《 中國正研發可辨識人類情緒技術指僅為「預防犯罪」》為題轉載英國金融時報之相關報導。

刷臉時代的反統治鏈

作為與世界溝通之基本界面的「 臉 」——這個原本人類最特殊的辨識部位,在演算法架構下、被定上座標,提取特徵。成為數據、矩面、群集,甚至是「 貨幣 」————這個只需遠距離觀測、就能夠獲得的材料進行信息解構,若成為串連所有個人信息的「 鑰匙 」,會如何影響未來的社會規則?更引起我興趣的地方是、面對不同社會屬性所用來解釋科技後行為的詞彙,未來應該會被視為一種文化語言的預備路徑來獨立研究。在中國、把一切關於人臉的識別技術,用了一個「 刷臉 」涵蓋——從原本人際文化中對現象反諷( 厚顏 )的網絡用語,轉換成數據貨幣( 支付 )。這種對未曾發生的經驗和工具進行詮釋的文化戰爭,表明技術文明的權力架構,已經發生明顯位移。人權價值追求不同的台灣,又該站在哪一種視域與詮釋技術、來對抗上述這種權力架構?

中國自 2017 年 10 月 8 日起施行網路實名制,致使幾乎所有的「 網聯工具 」——如,支付寶、百度、微信、淘寶、與各種不同型態的社交平台,其用戶皆需實名登記才能繼續使用網路服務。從最基礎的——無手機號碼繫結之帳號,無法進行投稿、發彈幕、發私信和評論等操作之外,甚至有部分平台讓用戶直接綁定臉部生物訊息。而當用戶啟用手機「 刷臉 」時、這些經過法律認證的「 人臉建置檔案 」會被暫留在一些過度性儲存空間中。曾經有人把這些過度訊息中的「 合法的臉 」,整批放到百度雲上售出。這成了這一系列「 穿牆行動 」的其一開端。我試用一小部分買來的合法臉孔、依照不同臉部審查技術,並通過幾個網路上的開源生成器、重組成ㄧ張新的臉,來閃避中國一些社群平台的驗證系統——用一堆合法的臉產出一張不存在於世的臉,來閃避審查。

而因為這些審查系統同時會持續依照用戶的反饋、修正演算法與技術決策,所以我也需要不停變動我的抵抗策略。這整個「 技術的流通鏈 」,就是我本次創作計畫的抵抗網絡或工具介面。在上列這類實驗中、便使用多層「 工具 」進行決策轉譯,例如——第一層:觀察中國臉部視覺辨識技術所改變的「 社會意義 」,諸如上述所提及的「 刷臉 」新釋譯。第二層:解構不同平台之臉部辨識技術與其所使用的技術原理。第三層:評估不同「 審查系統 」所使用之辨識技術具有的邏輯漏洞,並從正在發生的邏輯漏洞中篩選合適的抵抗工具。第四層:使用非圖層的影像合成工具.生成新臉部訊息網絡。第五層:突破審查牆測試。上述的每個環節,都是一種「 反統治 」——反身份的社會定義、反技術的商業壟斷、用小額籌資買合法系統下非法的臉也是一種對「 技術資產化 」的抵抗,最後才是對政體控制的「 穿牆 」。

精神與靈魂的治理之術

過往,在面對數位內部空間的結構,憑靠的都是對現實的再現和模擬,《 精神與靈魂的治理之術 》所要處理的是一個由網路社會「 議題標籤 」生成的世界結構。這個運算原理製作出的世界結構,就形成一種新的地景、地緣。在《 精神與靈魂的治理之術 》計畫中,藝術家採用自然語言處理(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中的「 斷詞系統 」,作為轉化方法撰寫了一個即時運算程式,其「 機器運作原理 」,即為:去生成一個「 數位地貌演化模式 」,而非直接以「 數據採樣 」進行資訊視覺化的操作。每一組在網路世界運作的「 機器運作原理 」,於《 精神與靈魂的治理之術 》中都將是一條「 地貌演化 」的獨立轉化模式。又比如我們熟悉的「 推薦算法 」,推薦序列的排序方式也能生成一條獨立的「 數位地貌 」。簡單說,這種「數位地貌 」的生成方式,不是傳統電腦圖學( Computer Graphics )的那種生成方式、而是通過對目前網路文化生態、與網路生態內的機器運作原理作為「 演化依據 」而產生的。

數位孿生技術下的未來判罰形式

在《 數位孿生技術下的未來判罰形式 》中,藝術家將通過:一套架空於近未來世界的判罰程序、一個與機器共治的介面、和展演期間發生的四次藝術事件的參與,來達成相關議題探討。數位孿生多數被用在工業流程上算是一種:通過整合物理回饋資料,並輔以人工智慧、機器學習和軟體分析,在資訊化平台內建立一個數位化類比系統。在計畫中:藝術家會建構一套架空判罰形式,其中、每一座依託數位孿生( Digital Twin )技術的「 未來監獄 」會存在幾種不同的 Ai「 度量方法 」——把一些不可測量的變量變得可測量,比如處理那些在網路空間中「 ( 對被迫害者的 )集體圍觀 」的行為。這些 AI「 度量方法 」,它可能是:審判者、監管人,等等的存在。在這幾座架空的未來監獄中、這套判罰程序會映照你在真實世界內通過社交媒介所曾存在的「 惡 」,來進行判罰。